点击数:459092016-11-01 15:34:33 来源: 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、河北涉县一二九师、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,一二九师纪念馆
冀南、太行、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,简称“冀太联办”,其旧址位于涉县辽城乡东辽城村,为村民私有住房,占地面积约340余平方米。
冀南、太行、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在涉县东辽城旧址
从1937年冬到1940年春,太行根据地经过粉碎日本侵略军两次大规模的围攻,继而打退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共高潮后,县、区、村的抗日民主政权基本上都建立起来,根据地在开辟和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走向巩固和统一。
当时,全区党组织的领导统一于晋冀豫区党委,军事上统一于晋冀豫军区,群众团体统一于各救总会,但政权的行政领导全区都不统一。这种情况与根据地各方面逐渐趋向统一的要求是不适应的。
黎城会议旧址
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,解决根据地统一问题,1940年4月在黎城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,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正式提出,成立冀南、太行、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,统一全区政权领导。会后成立了“冀太联办”筹备处。
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和发扬民主的精神,筹备处聘请各抗日党派、抗日军队、各界领袖人物、地方士绅、名流学者、各类专家,组成行政委员会。行政委员会主任杨秀峰,副主任薄一波、戎伍胜,委员有李一清、孙文淑、浦化人、刘健章、杨芷纯、刘岱峰、刘雨辰、刘啸东等。此外,还组织了若干专门委员会,协助行政委员会工作。
“冀太联办”行政委员会主任杨秀峰及副主任薄一波、戎伍胜
经过几个月的积极筹备,1940年8月1日,“冀太联办”在涉县东辽城村正式成立。这是根据地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决定性一步。成立大会开得很隆重。彭德怀副总司令到会祝贺,一二九师代表、各界群众代表以及当地士绅代表到会祝贺。各界人士一致认为,“冀太联办”的成立,标志着晋冀豫边区的初步建立,这是建设边区的重要步骤。
《新华日报》刊发“冀太联办”成立消息
“冀太联办”是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和冀南抗日根据地统一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,主任杨秀峰,副主任薄一波、戎伍胜。所辖区域包括冀南(即冀南行政主任公署)、太岳(即太岳专员公署)、太行3个行政专署、15个专区、115个县。
“冀太联办”部分人员在涉县,右一为主任杨秀峰、前为李雪峰
太行区是“冀太联办”所在地。为了不增加层次,太行区未成立单独的行政组织,为“冀太联办”的直辖区,本区共6个专区、36个县。
“冀太联办”成立后,制定和颁布了《冀南、太行、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施政纲领》,共20条。《纲领》代表了各抗日阶级的利益,是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和准绳。
《新华日报》(华北版)刊登的《冀南、太行、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施政纲领》
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,贯彻“三三制”政策,1940年12月10日,“冀太联办”召开第一次专员、县长会议,在研究政权建设中,特别研究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问题。会议决定把进行村政权的大选作为1941年的四大任务之一,要求1941年上半年普遍开展村选运动。广大农民通过参加村选运动,进一步懂得了民主政治,提高了参政的积极性。多数新选出的村政权在日军频繁“扫荡”和严重灾荒困难面前,都能担负起组织民兵作战、领导群众转移、保护群众安全的任务;在组织领导群众生产、战胜灾荒的斗争中,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木刻版画《豆选》
“冀太联办”的成立,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。
在工业生产方面,首先整顿并建立了一部分合营企业,同时鼓励成立生产合作社、纺织小组和发展小手工业。1941年春季,还发放了工业贷款124.8万元,使全区不仅发展了军需工业,而且建立了不少生产日用必需品的工厂和合作社,几乎县县都有了小工厂。
太行抗日根据地手摇石滚印刷机在印刷中
农业生产方面,确定农业建设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根本,号召人民努力进行农业生产。到1941年春,太行区开荒生产,兴修水利,饲养家畜家禽,植树造林和增加农业生产10%的计划也基本上完成。
小八路自己种的丰收瓜
在贸易方面,实行全根据地内免税的自由贸易,彻底废除了苛捐杂税,打开了根据地贸易停滞的局面。1941年太行区的集市贸易额比1940年增加了1倍。
在文化方面,中共中央北方局、八路军总部、一二九师领导机关和抗战建国学院的驻扎,吸引了许多著名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前来访问或参加抗战。1939年《新华日报》华北版创刊,各种抗日文化团体相继成立,人才荟萃,大大促进了抗战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。
教育厅长罗青陪同杨秀峰主席在抗战建国学院检查工作
在新闻出版方面,《中国人报》、《胜利报》、《新华日报》华北版、《太岳日报》、《人民报》、《冀西公报》等先后在根据地创刊。为了向敌占区同胞进行抗日宣传,还出版了《中国人》周刊。群众团体的刊物有《太行工人》、《太行农民》、《太岳农民》、《青年与儿童》、《青年通讯》、《妇女知识》、《太岳妇女》等。
太行根据地出版的主要报刊
在教育方面,各地区和县都办了干部训练班和小学教师训练班。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于1940年2月迁到太行区,推动了太行根据地干部教育工作的发展。小学教育在粉碎九路围攻后相继恢复,到1940年,全区32个县建立小学校3770所。社会教育也逐步建立,全区普遍建立了“民革室”、“救亡室”。从1939年冬,还有计划地组织识字班,开展扫盲教育工作,这是抗战中文化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。
太行联中的部分学生和教职员在一起
太行幼儿园的孩子们
“冀太联办”,从1940年8月1日在涉县东辽城成立,到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的召开和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成立,历时1年多的时间,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。在这一阶段中,不仅使太行、太岳、冀南三个地区的政权实现了统一领导,还通过统一政策法令,促进了经济、文化、教育事业的发展,使根据地人民摆脱了被压迫、被统治的局面,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时代。
Copyright 2012-2013 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 All Rights Reserved. 站点地图
地址:河北省涉县赤岸村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 邮编:056400 冀ICP备20007858号-1